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中国会计报、财务与会计联合调研。
一、疫情对会计工作产生的影响
疫情对于会计工作压力产生的影响
如图1所示,无论上市企业还是非上市企业,目前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50%左右都是适中的,压力较大以上的会计人群中,非上市企业会计工作压力高于上市企业。以不同行业的视角来看,如图2所示,所有行业大部分会计人员也认为会计工作的压力是适中的。从较大压力以上的人群占比来看,医疗保健(31.11%)、医药及生命科学(27.78%)和服务业(27.75%)三大行业的会计人员工作压力相对较大。通讯、电信(13.12%)、环保(17.07%)、能源与资源(18.21%)三大行业的会计人员工作压力相对小一些。
关于具体哪些方面给会计人员形成的压力较大?如图3所示,会计工作压力来源居于前三位的是:(1)沟通效率低下;(2)数字技术加快应用对未来会计工作的冲击带来的的不安全感;(3)单位会计工作与家务工作平衡。针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如图4所示,受调查者认为低附加值、重复性、标准化的会计工作被替代的可能性加快,这会使得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产生不安全感,尤其初级会计人员的不安全感最为强烈。
图1:上市企业、非上市企业会计工作压力对比分析
图2:不同行业会计工作压力对比分析
图3:会计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
图4:疫情过后,低附加值、重复性、标准化的会计工作被替代的可能性
疫情对于年报或者月报会计工作的影响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企业都能按照预定时间完成年报或者月报工作,完成比例高达94.19%。不可以完成的比例仅占2.91%,且10天内可以完成的占比29.74%,30天以内可以完成的占比59.58%。从行业的交叉分析来看,如图5所示,绝大多数行业能够按时完成年报或者月报工作。在不能完成的行业中,占比较高的行业包括IT业、农、林、牧、渔业、医疗保健业以及娱乐、媒体及出版业,分别占到了11.11%、10.71%、10%和9.68%。
图5:不同行业年报或月报完成情况对比分析
年报或者月报工作的完成是否与企业信息化程度较好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对此进行了对比与交叉数据分析。如图6和图7所示,受访者反映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较好,且上市企业的信息化(好以上占比90.55%)好于非上市企业(好以上占比74.02%),国有企业(好以上占比84.9%)好于其他类型企业。如图8所示,交叉分析的结果显示:信息化程度好坏对年报或者月报的完成具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图6:上市企业与非上市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比较
图7:不同类型的企业信息化程度比较
图8:企业信息化程度不同与年报或月报完成的情况对比差异分析
此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是否有助于疫情期间年度或者月度财务报告的完成?从受访者建设财务共享的事实来看,26.51%的企业已经建设完成,49.53%的企业处在建设中,疫情过后,考虑建设的企业达3.76%。交叉分析的结果表明,已经建设完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可以按照预定时间完成年报或月报工作的占比高达97.08%,验证了这一事实。
疫情对会计工作办公模式产生的影响
根据问卷调查,受访者表示,疫情前的企业会计工作模式55.91%是以现场办公为主,34.75%现场与远程相互结合,仅有9.34%是以远程办公为主,这也成为疫情期间在家办公效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复工后,会计人员的认识发生了转变,现场与远程相互结合的办公模式比例激增,达到71.58%,较疫情前增加了36.83%。此外,如图9所示,受访者认为,未来随着信息化水平提升,100%现场办公的比例仅为8.27%,但非现场并不能完全取代现场工作,认为100%远程工作的仅占1.95%。这进一步验证了前面的结论,证明未来会计工作的办公模式还是现场与远程相互结合为最佳模式,且现场工作人数的比例目前来看应处于50%左右。
图9:未来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增加,现场会计工作人员的比例
复工后会计工作的重点内容
复工后,从会计人员工作内容来看,如图10所示,排名前五位的主要是:(1)费用报销与资金支付;(2)编制报表、会计核算、预算编制等;(3)工资发放及纳税事宜;(4)疫情期间没有做完的工作;(5)资金规划、筹措与保障。复工后会计人员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常规会计工作之中,但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财务规划、复工前后的测算、预警、未来会计工作改进等问题的思考明显不足。甚至19.76%的会计人员表示没有任何变化。
图10:复工后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
面对疫情,管理层对会计工作的态度与会计工作应采取的应对措施要求
如图11所示,受访者认为,面对疫情,68.07%的管理层认为会计工作很重要,但需要进行方式、手段创新。管理层认为会计工作很重要的比例高达95.28%。并且87.88%的企业管理层要求财务部门复工后,应针对疫情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面对管理层的要求,会计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如图12所示,按照重要性程度排名靠前的五项工作是:(1)整理疫情期间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财税、资金政策(3.28);(2)根据疫情影响调整经营计划与预算(3.13);(3)探索远程办公模式,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3.13);(4)识别不必要的开销,控制成本,提出成本缩减的计划(3.05);(5)现金流测算、识别资金的流动性问题(2.99)。
图11:面对疫情,管理层对待会计工作的认识
图12:复工后本企业会计工作应采取的措施及程度
此外,我们还计算分析了不同类型企业复工后会计工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具有差异性?如下表1所示,四种类型企业一致认为复工后会计工作最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是整理疫情期间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财税、资金政策,评估影响程度并考虑申报相关政策优惠。在次级关注重点上,国有企业复工后,会计工作更关注:(1)远程办公模式的探索,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2)根据疫情影响,调整经营计划与预算项。民营企业会计人员复工后更关注:(1)经营计划与预算的调整;(2)现金流测算、识别资金的流动性问题。外资企业会计人员复工后更关注:(1)降低成本,压缩支出;(2)现金流测算、识别资金的流动性问题项。中外合资企业会计人员复工后更关注:(1)现金流测算、识别资金的流动性问题;(2)根据疫情影响,调整经营计划与预算项。总结这些会计工作关注的内容重点,我们可以看出:(1)疫情过后,对比国有企业而言,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对现金流的测算,识别资金的流动性问题较为关注;(2)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会计工作除关注政策的影响与优惠申报外,则共同关注成本管控;(3)民营企业与中外合资企业则除政策、现金流外,共同关注的事项是调整经营计划与预算。
表1:企业性质不同,疫情过后会计工作重点的比较表
疫情对会计工作流程中重点环节产生的影响
如图13所示,尽管本次调查发现报表生成环节受到的影响最小,但受访者仍然认为收款(2.85)、报销(2.78)、成本管理(2.62)、税收(2.57)、付款(2.56)等五大工作环节受疫情影响较大。不同性质、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企业对于会计工作流程关注的环节是否具有差异性?我们对此进行了交叉数据分析。如表2所示,国有企业最关注报销环节,民营企业最关注收款环节。如表3所示,除损失较大的运输物流行业关注报销环节、医疗保健行业关注成本管理环节外,其他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均认为收款环节在会计流程中受到的影响最大。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虽然通过前面的调查,企业整体信息化程度较好,但具体落实到日常会计工作流程的接触环节上,普遍受到的影响还是比较大,这也应该是疫情过后未来企业在会计信息化流程中重点考虑优化的环节,即如何进一步打造“沟通顺畅”与“效率提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根据图14的调查结果显示,疫情过后,未来亟需解决的信息技术包括:(1)VPN远程安全登录;(2)远程报税;(3)数字签名、电子发票、移动审批。其中,VPN远程安全登录是解决远程用户访问公司敏感数据的关键技术。远程报税技术能够打破纳税人报税的时空限制,降低企业纳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数字签名作为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手段之一,可以解决伪造、抵赖、冒充和篡改问题,它的目的是在网络环境中代替传统的手工签字与印章。电子发票系统可以与企业内部的ERP、CRM、SCS等系统相结合,发票资料全面电子化并集中处理,有助于企业本身的账务处理,并能及时给企业经营者提供决策支持。移动审批能够实现业务流和工作流端到端的整合,推动相关审批作业,提高整个会计流程的工作效率。
图13:疫情对目前会计工作流程中产生影响的工作环节
表2:不同性质的企业会计工作流程影响的差异分析
表3:受影响较大行业的会计工作环节关注差异对比
图14:疫情过后会计工作最急需解决的信息技术应用
疫情给会计工作带来的长远影响
“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这是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受益》一书中的一句话。虽然疫情会对经济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给一些企业带来灾难性打击。但是,也必须看到,疫情也带给我们对于未来会计工作完善的无尽思考。如图15所示,受访者认为,疫情过后,对未来会计工作产生长远影响前三位的会计工作是:(1)进一步推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积极性(3.46);(2)推动业财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建立(3.36);(3)有助于实现企业业务财务、内部外部的大数据整合(3.32),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3.32),实现会计工作全流程自动化(3.32)。这三项内容反映了未来会计工作亟需解决的三个问题,有利于整体改善企业会计工作的信息化环境与全流程自动化,推动业财融合与数据整合,最终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落地实施,真正体现会计工作价值。
图15:疫情给会计工作带来的长远影响
二、疫情对会计人产生的影响
疫情对会计人员工作情绪的影响
整体来看,疫情对会计人员工作情绪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程度较为适中。其中,不焦虑的占比为27.87%,一般焦虑占比51.59%,极度焦虑与焦虑占比20.54%,比例并不高。
此外,不同职称、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信息化程度不同的企业会计人员焦虑程度是否具有差异性?我们对此进行了交叉数据分析。
如图16所示,从不同职称来看,职称级别较高的会计人员更易产生焦虑情绪。在极度焦虑情绪中,正高级职称与初级职称的焦虑程度高于副高级和中级职称。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这主要源于正高级职称会计人员在面对管理层需求压力较大,初级会计人员在观察到企业未来会计数字化发展趋势进程的加快,会淘汰一些低端的事务性工作,因此带来更大焦虑感。
图16:不同职称的会计人员工作情绪差异分析
如图17所示,从不同规模来看,大型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焦虑程度相对较低,微型企业会计人员焦虑感程度最高。在感到极度焦虑的受访者中,有4.66%的受访者来自微型企业,其占比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在不感到焦虑的受访者中,大型企业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到30.5%,微型企业的受访者占比最低,为17.2%。这源于微型企业的资金压力会高于其他规模的企业,因此其会计人员焦虑感相对较高。
图17:不同规模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情绪差异分析
如图18所示,从不同行业来看,大部分行业的会计人员的焦虑程度为一般或者不焦虑,比例总和均在70%以上。对比而言,服务业(26%)、娱乐、媒体及出版业(25.81%)、医疗保健行业(25.55%)处于焦虑或极度焦虑情绪的会计人员比例相对较高,IT(集成电路、半导体等)业(0%)、环保产业(13.42%)、通讯、电信行业(16.39%)的会计人员处于焦虑或极度焦虑情绪的占比相对较低。可见,受损较大的行业会计人员的焦虑程度要比其他行业会计人员要高。
图18:不同行业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情绪差异分析
如图19所示,调查显示,信息化程度较好的企业会计人员不焦虑的占比为36.39%,好于信息化程度一般(占比16.32%)或较差(占比18.33%)的企业。在极度焦虑情绪中,信息化程度差的企业会计人员感觉明显,占比高达20%。而信息化程度非常好或好的企业的会计人员极度焦虑情绪的占比仅为2.87%和2.06%。这表明信息化程度好坏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或减轻会计人员的焦虑感。
图19:信息化程度不同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情绪差异分析
疫情对于会计人员学习内容产生的影响
如图20所示,疫情爆发前,会计人员认为需加强学习的知识内容排在前三位的是:(1)管理会计类(64.07%);(2)会计准则类(61.14%);(3)税务政策与税务筹划类(59.9%)。疫情结束后,会计人员认为后续应进一步加强学习的内容排在前三位的是:(1)智能财务类(57.27%);(2)财务共享服务专题类(56.7%);(3)管理会计类(54.8%)相关的知识内容。
图20:疫情前后会计人员学习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疫情对于会计人员能力要求产生的影响
本次疫情,是否会对会计人员胜任能力的需求产生相应变化?如图21所示,疫情过后,会计人员认为整体上最应该加强的能力排在前三位的是:(1)持续学习与创新能力(3.77);(2)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3.74);(3)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3.68)。其次是(1)数据分析能力(3.67);(2)沟通与协调能力(3.64);(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3.63);(4)应对公共危机的财务保障与处理能力(3.62)。这些能力将是疫情过后,会计人员重点加强和培养的能力,也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指明了方向。
图21:疫情过后会计人员最应该加强培养的技能及程度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职称会计人员关于疫情过后的关注点是否具有差异性?我们进行了数据的交叉分析,如果表4、表5所示,持续学习与创新能力、良好的心里素质与身体素质为所有级别会计人员所共识。差异性在于,正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在疫情后更加关注应对公共危机的财务保障与处理能力(4.16),副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疫情后更注重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的培养(3.97),中级(3.68)、初级(3.57)会计职称的会计人员在疫情后更关注数据分析能力。
表4:疫情后不同职称会计人员能力需求的差异分析
表5:疫情后不同职称会计人员能力需求的差异对比分析(排名前三位的)
疫情对于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方式的影响
如图22所示,受访者表示,疫情过后未来会计后续教育的方式将向线上与线下结合的趋势发展,其中,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比例高达41.36%。全部采用线上的占比31.47%。全部采用线下方式的占比仅为1.48%。
图22:疫情过后未来选择会计后续教育的方式
本轮调研主要结论
1.疫情对会计工作的压力与会计人员的情绪具有一定影响
尽管问卷调查的数据表明,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会计工作的压力和会计人员的情绪受疫情影响适中,但仍然存在一些工作压力较大的行业及情绪存在焦虑和极度焦虑的会计群体。具体来看,受损较大的行业(例如医疗保健、服务业等)的会计工作压力与会计人员情绪受到的影响较大,而损失较小或者波动较小的行业受到的影响较小。此外,调查发现,信息化程度好坏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或减轻会计人员的焦虑感。在具体会计人群中,更高职称与更初级职称的会计人员的焦虑感明显高于其他职称。也就是说,焦虑感不是集中在大多数的副高级与中级职称,而是分散在两端。这种压力和焦虑感既有来自于疫情背景下管理层传导的经营压力,也有来自于疫情过后信息化科技手段应用程度的大幅提升所带来的不安全感。
2. 探索远程办公模式,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将成为会计工作的重点内容
2003年爆发的非典型肺炎早就使人们认识到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性。而本次疫情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远超于2003年的非典。这次疫情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线上业务与办公模式的优势凸显,各行各业均不同程度将业务和服务向线上发展,打造“零接触”业务模式,会计行业也不例外。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复工后的会计人员认为未来现场与远程相互结合的办公模式将加快推进,且会计工作现场人数的比例将在50%左右。探索远程办公模式,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将成为会计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疫情将倒逼企业的会计工作颠覆传统的办公模式,摆脱地域限制,使信息更加自由的流通,提升沟通效率,消除信息不对称,避免团队沟通中不必要的干扰,这也形成了对传统会计工作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冲击。疫情过后,未来企业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将重点考虑收款、报销、成本管理、税收、付款等五大工作环节的优化问题。如何进一步打造“零接触”、“沟通顺畅”、“效率提升”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短期目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疫情过后亟需解决的信息技术包括:(1)VPN远程安全登录;(2)远程报税;(3)数字签名、电子发票、移动审批。而未来会计工作如何实现数据基础上的管理会计决策导向将成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中期目标,重点工作包括:(1)进一步推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积极性;(2)推动业财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建立;(3)实现企业业务财务、内部外部的大数据整合;(4)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5)实现会计工作全流程自动化。而未来如何实现会计工作的彻底智能化将成为长期目标。
3.不同类型企业复工后会计工作采取的应对措施与具体流程环节具有差异性
疫情背景下,管理层对于会计工作十分重视,要求财务部门复工后,针对疫情尽快采取应对措施。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复工后的会计工作除整理疫情期间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财税、资金政策,评估影响程度并考虑申报相关政策优惠外,其他工作目前仍以会计常规工作为主,而对于财务规划、复工前后的测算、预警以及未来会计工作改进等管理导向、长远目标的思考略显不足。从交叉分析的结果来看,不同类型企业在复工后关注的重点工作具有差异性: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更关注成本管控措施,民营企业与中外合资企业则更关注调整经营计划与预算。受疫情影响,在会计工作的具体流程环节上,国有企业最关注报销环节,民营企业最关注收款环节。除损失较大的运输物流行业关注报销环节、医疗保健行业关注成本管理环节外,其他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均认为收款环节在会计流程中受到的影响最大。这也直接导致了前面提到的未来亟需解决的信息技术需求上集中在与接触环节有关的技术。
4.疫情后会计人员能力需求、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将发生变化
根据问卷调查,疫情过后的会计人员对于自身需要加强的能力需求体现出了一定的现实性。当一个企业处在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下,这个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将成为其能否生存的必备条件之一。疫情作为突发事件,使得会计人员重新认识到,持续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成为其迎接未来更多不确定性的最主要的能力。从具体学习内容来看,疫情前管理会计类、会计准则类和税务政策与税务筹划类是其关注的主要内容。疫情过后,会计人员可以感知到未来远程办公、信息共享与数字技术运用的趋势在加快。因此,其开始关注智能财务类、财务共享服务专题类和管理会计类的知识学习。
根据前面的结论,疫情对会计人员的焦虑情绪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按照马斯洛模型的需求理论,当人们感知到自己受到身边事物的威胁,觉得周围的环境是危险的,会从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转为追求较低层次的安全需求,这是会计人员将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作为排在第二位能力需求的原因。除这两种能力成为所有级别的会计人员共同的需求外,不同职称的会计人员对能力的需求表现出了差异性。正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在疫情后更加关注应对公共危机的财务保障与处理能力,副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疫情后更注重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的培养,中级与初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在疫情后更关注数据分析能力。
疫情使得所有学校延迟开学、教育培训机构暂停所有线下培训活动,教育部提出鼓励尽可能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倡导“停课不停学”的理念。在线教育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也有利于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和扩大化传播。疫情过后,教育行业线上与线下教育相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受访者表示,疫情过后未来会计后续教育的方式也将向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的趋势发展。
本轮调研主要建议
1. 政府层面
(1)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具体指引制定工作,鼓励新型数字技术应用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落地实施,加快推进企业会计工作的数字化转型。
财务共享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在推动企业加强管控、优化流程、规范管理、降本增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推动财务转型与会计信息化建设方面具有其他会计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次问卷调查表明,疫情过后,企业进一步推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性大大增强。如何推动业财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建立?如何实现企业业务财务、内部外部的大数据整合,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成为疫情过后会计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与没有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相比,其所表现出来的会计工作办公效率与会计人员情绪的差异性较为明显。尤其随着会计远程办公模式需求的增加,财务共享服务建设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早在2013年,财政部就先后印发《关于做好2013年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实施工作的通知》(财会[2013]4号)、《关于印发
(2)相关部委应联合出台政策,完善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并积极建设涵盖智能会计体系在内的整体智能运营体系。
通过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疫情使得会计数字化转型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但也必须认识到,会计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企业整体的数字化转型,会计工作仅是企业整体运营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次疫情,是对企业数字化运营的一次“测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云办公”“线上经营”“智能化制造”“无接触生产”,“互联网+”、数字经济的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这也会倒逼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也代表了未来新的生产力和企业运营的新方向。为此,我们认为,国家相关部委应出台联合出台政策,完善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避免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建设涵盖智能会计体系在内的企业整体智能运营体系。而智能运营体系的范围至少应该包括智能化的管理决策体系、智能供应链体系、智能制造体系、智能客户服务体系、智能会计体系、智能人力资源体系、智能项目管控体系、敏捷数据中台体系、智能协同体系等内容。
(3)在深入研究当前以及未来一个时期会计人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新时期我国《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加快培养未来适应“人机协同”时代下的复合型高端会计人才。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持续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成为疫情背景下的会计人员首要需求能力,这是会计人员在新形势下的一种判断,也代表了其对于自身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危机感与不安全感。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未来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后续教育学习的内容与方式都将发生变化,而现实的会计教育体系又存在内容与方式上的诸多不足。《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2010)对于深化我国会计人才强国战略,推动会计行业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时至今日,目前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环境都在发生变化,财政部应在深入研究当前以及未来一个时期会计人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新时期我国《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加快培养适应未来“人机协同”时代下的复合型高端会计人才。与此相配套,逐步改革会计资格考试、会计后续教育、会计高端人才培养的方式、内容、考核激励方法、会计人员管理等内容。
2.企业层面
(1)管理层应在重视会计工作的基础上,正确定位会计工作价值创造的能力,引导企业会计工作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从“提升效率、共享数据、沟通顺畅、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深入决策支持”等要求出发,支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与数字化转型,加大管理会计应用力度,以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支持并推动业财融合与流程再造工作,打通相关部门的内部信息壁垒,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与技术中台的建设,增强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挖掘能力,全面提升企业数据资源应用的广度深度、共享服务水平、智能化程度。
(2)会计部门应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本企业发展的现实,统筹并调整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层次。针对现有会计人员,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长远来看,应根据人才结构的需求调整会计人才招聘、选拔的方向与策略。
(3)当前,心理防御已成为疫情前后抗击疫情的重要战场之一。对此,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会计部门应密切关注自身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与焦虑情绪,针对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可以通过利用社会资源与必要的培训手段辅导会计人员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里素质,提升会计人员的软技能,并做好心理疏导。
(4)复工后的会计部门除关注日常的会计工作、整理疫情期间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财税、资金政策,评估影响程度并考虑申报相关政策优惠外,还应从管理层关注的重点、财务整体的战略规划调整、现金流测算与风险预警、未来会计工作改进的重点环节、加快推进会计工作的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去思考和完善自身的会计工作。
3.行业协会与后续教育机构层面
(1)行业协会应发挥智库作用,提前研判公共危机所引发的不确定事件对会计工作与会计人员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建立预警机制,助力会计工作与会计人员有效应对危机。此外,行业协会还应积极组织高校教师、学术机构研究人员抓紧开展学术研究与智库建设,应对未来大规模的智能化应用、“人机协同”、商业模式变革所带来的对于传统会计理论冲击、会计职能转变、信息安全风险、法律责任归属、会计工作管理变革等突出问题产生的深远影响与应对措施。
(2)后续教育机构应在疫情过后,调整线上线下课程的比例与培训方式,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职务、不同层次会计人员的多种需求调整内容结构与培养目标,增强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能力,助力国家会计人才强国战略与新的会计人才发展规划的贯彻实施。
【原文转载于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感谢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中国会计报、财务与会计联合调研出具的此项报告。企企科技将持续关注企业与财务管理升级,用信息技术连接世界。】